“塔卢瓦尔网络”参与大学的目标是实现一种参与型大学(Engaged University)模式,与社区共同助力解决公共问题。
“大学的社区参与被称为其公共责任,和全球社会创新一样都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加入‘塔卢瓦尔网络(TALLOIRES Network of Engaged Universities)’意味着我们此前坚持开展的社区联动活动和教育创新成果公开获得了国际认可。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我们与世界知名大学比肩而立、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起点,同时也是一份责任。”
全球社会创新团副团长朴准奎(音)在谈及感想时表示,今年4月汉阳大学在韩国高校首开先河,成为“塔卢瓦尔网络”的积极参与成员(Engaged Member)就是顺理成章。汉阳大学不正是将“爱之实践”作为教育理念的核心,努力在教育、研究、服务等所有领域实践社会责任吗?另外,“塔卢瓦尔网络”是2005年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在法国塔卢瓦尔举行会议时借机成立的国际联合组织,旨在落实社会责任和公民参与,现有哈佛大学、布朗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来自92个国家的445所大学参与其中。
参与大学共享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教育模式、学生参与项目、地区合作伙伴关系案例等,彼此互相学习,开展联合项目。该网络以往的活动以教职员为中心,今年计划转向以大学生青年为中心,正在筹备一场“由青年主导、为青年服务”的国际会议。今后,ERICA作为积极参与成员,将参与全球联合研究、国际会议、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的麦克杰奈特奖(MacJennett Prize for Global Citizenship)、学生与教师交流项目,以及解决地区问题的多边项目。
“希望此举能让我校引入全球性的社会创新案例和方法论,为学生提供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的机会,并成为连接社区和全球议题的‘全球本地化(Glocal)创新枢纽’。”
“塔卢瓦尔网络”参与大学的目标是实现一种参与型大学(Engaged University)模式,与社区共同助力解决公共问题。安山被誉为韩国的“多元文化之都”,ERICA早已深刻认识到其地域特性与社会问题,并致力于通过教育与研究引领切实的改变。因此,学校通过多元文化和移民支持项目、解决社区问题而设立的顶点设计(Capstone Design)及社区创新型的IC-PBL M类型课程,支持学生同时培养学术能力和公民意识。
“ERICA是韩国最大的产学合作大学。跨越校园围墙,开展产业合作,就意味着与社区携手合作。特别是安山市拥有韩国最大的国家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吸引来多国移民劳动力,是外国人最多的地区。因此,我们自然以‘多元文化’为主题,围绕附近始华湖和海洋污染问题的‘环境’、面向社区青少年的‘机器人教育’等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据说,虽然ERICA只是刚加入的新成员,但“塔卢瓦尔网络”秘书处在了解到ERICA如此积极出面解决各种社区问题后,也不禁感到惊讶。刚加入后不久,朴准奎副团长便于今年5月访问“塔卢瓦尔网络”秘书处所在的美国塔夫茨大学,开启了作为成员的正式行程。
“访问期间,我刚好赶上特朗普政府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矛盾激化。于是我发现,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无一不需要在政治经济危机、信息革命、气候变化、人口结构危机中对自身角色及与社区的合作进行根本性思考。此次访问期间,我们围绕与亚太地区大学联合建立社会创新研究网络,以及建设以青年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案例共享平台,展开了广泛讨论。”
虽然“塔卢瓦尔网络”内部已经有亚洲成员网络,但汉阳大学计划发挥主导作用,将参与大学扩展至亚太地区并进一步激活网络。
近来,全球社会创新团与安山市共同入围美国彭博慈善基金会(Bloomberg Philanthropies)发起的全球市长挑战赛(Mayors Challenge)的决赛。全球600个城市中有50个城市入围决赛,入围城市需利用50万美元资助金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项目方案。全球社会创新团与安山市提出为国内外青年和劳动者构建综合文化平台及内容的政策构想,获得了具有创新性的评价。
此外,全球社会创新团还与京畿道社会经济院签订业务协议,旨在以青年为中心促进社会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基于该协议,该院将提供社会创新创业教育、现场见习和实习机会,扶持孵化解决地区问题的初创企业,以便ERICA学生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同时,还将与京畿道社会经济院联合建设“青年社会创新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参与解决当前安山市和整个京畿道所面临的问题。
这是因为加入“塔卢瓦尔网络”并收获了志同道合、坚实可靠的全球伙伴吗?ERICA的社区贡献活动更是如虎添翼。
“我们将坚持‘建设一流大学,让世界更美好’的愿景,通过全球社会创新团打造连接地区具体问题与全球议题的领先模式。此前,ERICA从社会创新角度重构了教育、研究、地区联动的全过程,支持学生成长为‘改变世界的爱之实践者’。‘爱之实践’的旅程如今已扩展至国际舞台。我们将从依靠‘改变世界的力量’转向依托‘改变未来的力量’,培养出全球未来创客(Global Future Maker)人才。”
朴准奎副团长表示将支持培养出改变未来的全球未来创客(Global Future Maker)人才。